追逐成長股並沒有錯,錯的是沒有審慎地客觀衡量投資價值,至於這個客觀衡量的指標就是「本益比」。股價上漲背後的最大推力是因為「低估」,其中可再區分為成長低估和價值低估兩類。成長是否低估的衡量,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本益比,價值低估則以淨值比作為標準。
本益比(Price Earnings Ratio,簡稱PER)的定義就是:「股價除以每股稅後盈餘。」這個指標的概念來自利率,亦即,本益比=1÷利率。合理本益比的依據應回歸到投資報酬率衡量的起始點~市場利率水準,再視情形增減倍數。運用本益比應以合理本益比作為初步的股價滿足點(目標價)。從本益比研判投資價值有三個思考方向:
⑴現在的本益比多少
研判當年度的每股盈餘有多少,算出目前的本益比,這是研判股價是否出現低估值得投資的起點。
⑵未來的本益比多少
未來的本益比通常有兩種型態:①直接用次年度的每股盈餘計算,尤其接近年終愈重要(通常第四季時幾乎都是用隔年的每股盈餘衡量)、②以未來四季的每股盈餘加總作為一年的每股盈餘(Rolling forecasting)。
兩種未來本益比預估方式的優缺點比較
| ||
預 估 型 態
|
優 點
|
缺 點
|
以次年EPS預估
|
簡單明瞭,資料容易取得,符合投資人習慣
|
延遲反映營運方向變化,若有重大變化會造成低估或高估價值
|
以未來四季加總
|
將未來成長的方向預先計入,較能提早反映公司未來價值
|
對未來的價值太早在本益比上反映,造成高估或低估目前價值
|
⑶歷史本益比區間(PE Band)
這是最簡單卻很有效的方法。以公司過去幾年的每股盈餘資料,將該年度的最高股價與最低股價除以每股盈餘,算出每個年度的本益比區間。通常股價會在這個本益比區間來回震盪,長期高於或低於的機會不大,除非公司或產業發生重大的變化影響整體趨勢方向。
固然本益比是用來研判投資價值很好的指標,不過注意的是本益比的組成中,每股盈餘的預估數值才是關鍵因素,還有合理本益比的認定,除了可以參考過去的本益比區間、企業長期的表現,甚至外資法人是否納入評等,都是可能被提升或降低的原因。
除此之外,特別留意,對成長型公司的中長期投資依據,使用本益比是相當實用的指標,但若是用在景氣循環股、配息型的公司等,那恐怕就會失靈了,投資人在選擇前一定要審慎。
※參考資料:
「基本面選股(增訂版)-成長股、價值股、轉機股與投資分析」,作者:黃嘉斌,出版者:財信,2012年9月二版一刷。
※圖片來源:https://img.rich01.com/uploads/20180406023828_95.jpg
0 留言
若對本篇文章有任何批評指教,歡迎您留言讓我知道,謝謝!